贵州师范大学是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7 年成为贵州目前唯一
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 计划”的高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已有 70 多年历史,是贵州高校历史悠久的院系之一。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 1 人,硕士生导师 20 人;博士 24
人;省级教学名师 1 人,省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1 人,贵州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5 人。学院现有原子与分子物理、核结构与核信息、凝聚态物理、量子物理、天文天体物理、现代电子设计、电磁兼容、网络安全等研究团队,其中“核天体物理与脉冲星大数据科技运用创新团队”为贵州省科技厅及创新团队,“计算物理”为贵州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
学院拥有 12200 平方米的实验室,1800 多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中外文图书 2 万余册。有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师范大学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教育厅汽车电子技术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教育厅低维凝聚态物理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 300 余篇,其中
SCI、EI、ISTP 收录 200 余篇;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 100 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6 项,科
研经费 2000 万余元;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 10 余项;先后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项,主办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10 余次。
学院现拥有一个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核物理、无线电物理、学科教学(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业技术教育等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
物理学
一、理论物理
(一)主要研究方向:①量子信息与量子光学;②理论天体物理;③引力物理与相对论天体物理;④统计物理。
(二)特色与优势:
1、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云南天文台以及厦门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2、建有“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国家天文台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FAST 早期科学数据中心”、“60 厘米光学望远镜”等教学与科研平台和“贵州省核天体物理与脉冲星大数据运用科技创新团队”;
3、近三年来,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Phys. Lett. B》、《Phys.
Rew. C、D、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11 项。
二、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一)主要研究方向:①粒子物理;②原子核物理;③重离子核反应;④核天体物理;
(二)特色与优势:
1、与德国 GSI、欧洲 LHC、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等国内外科研院所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2、拥有“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和“科学计算平台(在建)”等教学、科研平台以及“贵州省核天体物理与脉冲星大数据运用科技创新团队”;
3、近三年来,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Phys. Lett. B》、《Phys. Rew. C、D、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6 项;“贵州省“百层次人才”1 人。
三、原子与分子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