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拥有16个省级以上学科平台。从2002年至今,法学院获得了贵州省重点学科(2002年)、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2011年)、教育部第四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拥有贵州省示范性专业1个(法学专业,2005年)、省级精品课程1个(刑法学,2007年)、省级教学团队1个(民族法学教学团队,2009年)、省级实训中心1个(贵州省民族法治教学实训中心,2009年)、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民族法治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09年)、省级研究生工作站3个(审判专业、律师专业、检察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站,2013年、2014年、2016年);省级研究中心2个(法治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9年、2007年);贵州省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贵州地方法治智库,2019年);是贵州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单位(2013年),贵州省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单位(2014年)。建有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庭、刑事侦查实验室、证据实验室、地方立法实验室、诉讼流程实训中心、28个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教学科研平台。
法学院现拥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层次,重点培养满足国家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和高层次法学人才。
截止今年,我院共培养本科毕业生6000多人。现在校本科生669人(含留学生4人)。
从2004年起,我院就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培养刑法学硕士研究生,2007年获得刑法学、经济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9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增设民族法学、传媒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从2014年起,我院招收留学研究生。法学学科已在11个二级学科方向培养硕士研究生。目前,我院已培养研究生1400余人,在校研究生45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1人(含留学博士生1人),留学硕士研究生25人。
2012年,我院以法学、民族学、社会学为支撑,共同申报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服务于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权。其中,法学院在社会管理法治建设方向培养博士研究生,率先实现了贵州法学博士研究生招收零的突破。
我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托马斯大学法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德国奥斯纳布大学法学院、我国台湾玄藏大学社会学院等建立教师互访、学生互派关系,每年派出师生开展交流学习。
法学院以“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全国,建成国内民族院校一流法学院”为发展目标,以“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培养法治建设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一个中心,坚持以品格塑造与知识传授为二个重点,坚持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现时教育与未来发展三个并重,分审判、检察、律师、企事业法律事务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近年来,为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法学院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开设了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卓越法官班、卓越律师班,探索案例式、问题式、诊所式教学,取得了突出成效。
法学院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分配到各行各业,近30年来,法学院已为社会输送5000多名学生,大部分学生已成为单位骨干,不少学生已成为政法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涌现出了全国十佳检察官、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模范检察干部”、全国“人民满意的检察干部”、全国模范法官、全国道德模范、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级英模、公安部二级英模等杰出校友。法学院已成为贵州法治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学研究前沿高地、决策咨询重要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