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简介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简介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院创办于2015年,是全国首家以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相结合且以认知科学冠名的学院。学院已经建成四系二中心的教学科研结构:认知科学与技术系、心理学系、教育学系和民族语言与文化系;逻辑、文化与认知研究中心和阳明心学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学院招收认知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等4个专业本科生。目前学院拥有“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一个省级重点学科;“民族文化与认知”和“逻辑与认知”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一个“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学院约为36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楼,设有本科生教室、研究生教室、ERP实验室、眼动实验室、高阶语言认知实验室等,充分满足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科研需要。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张学立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清华大学心理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团队负责人蔡曙山教授担任院长。学院聘请了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认知科学系杨英锐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陈肃教授,哈佛大学中文部前主任冯胜利教授,北京大学心理系沈政教授、朱滢教授、陈保亚教授、周晓琳教授,清华大学心理系彭凯平教授、李虹教授、樊富珉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傅小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孙中原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周建设教授等一流学者为特聘教授,他们定期为我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课程。
学院目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贵州省首批“黔灵学者”张学立教授为核心的“逻辑与认知”学术团队。通过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北大等一流学府的交流,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2015年蔡曙山教授领导的清华大学、贵州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的认知科学团队联合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语言、思维、文化层级的高阶认知研究”(项目编号15ZDB017);2016年国家“万人计划” 入选者张学立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成功申报了省级重点学科 “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并获得批准;蔡曙山教授主编的《人类的心智与认知——当代认知科学重大理论与应用研究》于2016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论人类认知的五个层次》、《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从认知科学五个层级的理论看人机大战》等1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在《学术界》、《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权威学术期刊上。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等方面的学术成果已经在西南地区和全国具有一定的反响。
当前,学院正紧密围绕贵州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多样性特点,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民族文化与认知科学学科专业群,力争达到中国认知科学一流水平,作贵州的认知科学,同时也是中国和世界的认知科学。